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怎一个“感觉”了得
2018-04-05 16:20来源:
原标题: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怎一个“感觉”了得
考生们往往在备考心理学模块,感觉这一章节的时候,会发现有些概念容易发生混淆。今天就由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为广大考生梳理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相关定义,并一步由概念推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二者的对比理解,广大考生能够受益。
感觉,是我们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例如,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等等。这一切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即有眼可以看得到;有耳可以听得到。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即物体足够大让我们看得到,声音在人类听觉的范围里面才可以听得到。而前者就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是感觉阈限的问题。
现在我们具体来看下二者的概念。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也就是刺激的量。那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得到呢?这和刺激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概括来说,就是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接下来,这两者的概念里面又进一步分别进行绝对和差别的划分。我们首先知道下什么是绝对呢?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那差别呢?我们从字面去理解,就可以看出是两者之间的,即从有到有差别的过程。
现在我们进一步用等式去分别理解他们的概念。有感觉能力+从无到有的过程=绝对感受性,这个引起从无到有感受性的刺激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同理,有感觉能力+有到有差别的过程=差别感受性,那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能力的刺激的最小变化就是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上面有什么关系呢?从我们生活常识可以知道,老年人的视觉灵敏度大部分都差比年轻人,也就是老年人的视觉感受性在量化方面是比年轻人要差的。接下来我们把看到的刺激物大小进行量化,那二者的看东西谁需要更大,或者同一物体需要放得更近?当然是老年人,老年人的需要的刺激的量更大,也就是感觉阈限更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特岗招聘、教师资格考试,关注吉林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jl.zgjsks.com/ 延边教师考试官方微信号:ybjsks,延边教师交流群:199931031